(转录于蔡建红老师与学员的课堂交流) 【和是什么?】 这里的“和”强调的是你的心理层面的和,有二个层次。 其一,最高层次的和,你的内在是包容的,和谐的,平和的。你对别人的思想,言语,行为不会要求他和我相同,不会去控制他,不会去评判他,不会因为他跟我不同就觉得他不好。我允许一切的存在,外在别人呈现的怎样的相,我的内在都是和的。 这里我们要将“和”区别于“忍”,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在忍一件事情,这已经是不和。如果你在“忍”一个人,充其量只能说,你这个人还有点修养,但不能说你是君子。恰恰相反,你是小人,“小人同而不和”,外在趋同于他人,讨好于他人,内在却有很多的起心动念,有很多是非对错的评判,内在气血动荡,不和谐,不圆融。真正的君子不只在行为层面下功夫,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觉知自己。无论外在发生什么,我们的内在都是和的。 其二,当我们还做不到超越是非对错,对于外在的发生还有评判,还有起心动念,那也接受自己的评判,接受自己的起心动念,这是另一层面的退而求其次的和。 【我们面对外在的不同,是不是完全就无所作为呢?】 不是的。 当我们内在和的时候,会发现在很多时候可以无所作为了。我们很多的有所作为,都是居于情绪,自己控制不了。当你受不了那口气,就会做很多的无用功,还可能导致问题往更坏的方向发展。当我们化开情绪以后,我们的生活会清净很多,不再需要所谓的作为。 但也有时候,我们需要有所行为。比如说,老师对于学生,家长对于孩子,领导对于员工,出发于教育,出发于引导,出发于管理,该指正的,指正;该惩戒的,惩戒;但无论你做什么,依然不失心中之和,心气之和。这样的有所为才能达到真正的效用。 我们很多时候的有所为都是带着念头的:“你怎么这样”!当你带着评判时,我们的有所为就在播一个恶的种子,就在强化他人当下的行为,这也导致了有时候做得越多、错得越多。 无论我们是有为还是无为,都不要失去心中的和,当我们失去心中的和,就要觉知自己。要始终保持内在的和,把保持内在的和作为我们的核心价值理念去追求。 我们可以看向王阳明。阳明先生强调事上磨,砺事炼心,炼“平和之心”。 |